"房屋墻體裂縫、漏雨、瓦片脫落、墻體變形、村民被瓦片砸傷……”近日,河南寶豐縣馬川移民新村村民向記者反映,他們是為了配合南水北調工程,從淅川老家遷至數百里外的寶豐縣,關于房屋質量的問題,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卻無人問津。而正在裝修的寶豐縣水利移民安置辦(以下簡稱寶豐縣移民辦)安置科一工作人員卻稱,房屋裂縫漏雨屬于正常,瓦片脫落屬質量問題,正準備維修。
新房漏雨瓦片脫落砸傷多人
馬川移民新村位于寶豐縣G36寧洛高速公路和豫S231線交匯處東200米。8月27日,記者來到寶豐縣進行實地采訪。遠遠望去,二層小樓連成一排,看著十分洋氣,但屋頂上紅一塊白一塊,大量瓦片已經脫落。新村樓房每排13戶,一共十余排,按照一家一戶計算,馬川新村安置了近200戶村民。
在村子中間的小型超市里,記者詢問該超市老板房屋質量問題。“只要一下雨,三間房子沒有一間不漏雨,一到下雨我就拿個桶放在柜子上接,店里的貨也得趕緊用塑料布蓋著。”超市老板滿是怨言的說,“新房子剛住進來就漏水,并且房子漏水不只是我一家,村里百分之六七十的都有類似情況!”超市老板表示,他們曾多次向當地移民辦反映情況,“移民辦派人來鋪了一層防水層,再也沒管過”!
看到記者詢問房屋質量問題,馬川村村民將記者團團圍住紛紛訴苦,你一言我一語。40余歲的馬建平一臉愁容地告訴記者,“去年刮大風,瓦片嘩嘩的往下掉,我兒子去年被砸的頭破血流的”。問及瓦片脫落的原因,馬建平稱,蓋房子用得水泥太少,砂子多。
村民們稱,據不完全統計,該村至少已有5位村民被脫落的墻體或瓦片砸傷,其中還有一個剛滿月的嬰兒。
馬川新村小學一名楊姓老師稱,因為學校的教學樓也經常有瓦片脫落的現象,學校方面經常勸說學生,“刮風時只允許學生在樓道內、教室里進行活動,放學回家不要靠著墻走”。
房屋漏雨、瓦片脫落、墻體裂縫、路燈不亮、村里治安差,說起新村的問題,該村村民滔滔不絕。
新房屋質量問題普遍存在
據馬川新村村民介紹,從淅川縣遷移到寶豐縣的還有宋灣村、馬山根村。在宋灣村,記者同樣被該村村民團團圍住,紛紛訴說自家房屋的質量問題,漏雨、墻體裂縫依然普遍存在。
宋灣村村民宋愛良告訴記者,他家所在的一整排,一共6戶都出現了墻體變形問題。“剛搬進來的時候沒注意,準備裝修一下才發現,墻是斜的。”
在宋愛良家,記者發現,從房頂沿著墻體固定著一根的白色下水管道,該管道扭曲變形,固定管道的金屬支架也已脫離管道。
與宋愛良同住一排的鄰居趙立亮稱,他們6家多次找到移民辦,要求解決墻體變形問題。移民辦一位叫謝水池的主任告訴他們,想拆了墻重新蓋是不可能的,移民辦可以給他們找人貼瓷磚,或者用鐵網固定墻體,否則,想上哪告上哪告去。
移民辦:房屋裂縫漏雨正常
8月27下午4時許,記者來到寶豐縣移民辦,該縣移民辦正在裝修,多個辦公室只有安置科的兩名工作人員在崗。其中一位不愿透露自己姓名的工作人員稱,領導剛離開辦公室,他也聯系不上。
問及馬川、宋灣移民新村的房屋質量問題時,他表示,村民都是無理取鬧,夸大事實,墻體裂縫是正常現象,一個村子一二百戶村民,有幾家漏雨也是正常現象。但他坦言,“瓦片脫落確實是質量問題,當時那一批瓦片不耐凍,容易脫落,不是因為水泥少。”
當記者說到有多位村民因為瓦片脫落而受傷時,該工作人員笑稱,“村民都愛夸大事實,受傷都不嚴重,也沒有住院的。”
不少村民認為,寶豐縣移民新村房屋屬于典型的“豆腐渣”工程,被砸傷村民有的進行了私了,但始終沒有對房屋真正維修,都是敷衍了事,村民每天出門都提心吊膽,擔心被砸傷,希望政府部門重視起來,查一查是誰偷工減料,給村民一個交代。